太阳集团城娱8722|主頁-欢迎您

来也股份

宁化天鹅洞群旅游区总体规划

天鹅洞群旅游区位于福建省宁化县东部湖村镇的南侧,至宁化县城约40公里。东与宁化县泉上镇接壤,南靠清流县。2004年,经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。

项目简介

天鹅洞群旅游区位于福建省宁化县东部湖村镇的南侧,至宁化县城约40公里。东与宁化县泉上镇接壤,南靠清流县。2004年,经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。

旅游区现有旅游资源以天鹅洞景区和镇区内的红色遗址为主,主要提供观光游览。红色遗址在湖村镇区内较为分散并缺乏旅游配套设施,游客停留时间短,消费低;蛟湖、银杏山庄、山湖塘水库及乡村田园等旅游资源尚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开发。2011年2月我公司受宁化县政府委托编制《宁化天鹅洞群旅游区总体规划》,规划面积32.75平方公里。


规划目标:

将天鹅洞群旅游区建设成为以溶洞观光、溶洞探险为特色的综合性旅游区、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。


规划思路:

对旅游区整体打造,构建“观光科考探险在溶洞、休闲娱乐在湖畔、旅游配套在乡村”的多元产品体系。以旅游业为主导,整合旅游区内的天鹅洞、水晶洞、湖泊、乡村、红色文化遗址、名人故居等旅游资源,实现从单纯的观光向休闲度假产业升级。

规划要点:根据旅游区的资源分布,将科普科考、观光探险、文化体验和产品展示向旅游区的南部集中,形成富有溶洞特色的产业集群;将乡村休闲、人文观光产品向旅游区的中部及北部集中,形成富有乡村特色的产业集群;湖村镇作为整个旅游区的一级服务基地,巫坊村作为旅游区的二级服务基地,并作为重点进行旅游乡村风貌整治与打造。

1.   融合地方文化, 形成“个性化”旅游产品。

将宁化闽越族文化和天鹅洞地质溶洞旅游资源结合,依托地质的自然景观开展溶洞的观光、体验、专项探险、科普旅游等旅游活动,同时深入挖掘闽越人的洞居文化,在地质公园的核心保护区外开设小型的溶洞酒店、餐厅、闽越人洞居展厅等体验项目。通过资源整合、文化创新,展示宁化的原住民生活和溶洞地质特色。

2.   利用乡村果木资源,构建良好生态环境。

利用茶园、竹林、果林等资源,形成规模化和景观化的茶田、竹林和果林景观;利用现代化的农产品、低碳化的山地活动,打造山地生态旅游示范区,创造宁化的宜居的生态环境。

3. 对地质遗迹保护区的级别进行调整,开展地质科普教育、完善旅游配套的服务设施。

建议将地质广场、灵隐寺、巫坊村等已开发建设的区域从地质遗迹保护区中调整出来,用于开展旅游活动及服务的配套设施建设。将天鹅洞国家地质公园中的地质广场、巫坊村划入地质遗迹二级保护区内,此区只允许少量设立与地学相关的设施,且必须限制与地学无关的建筑,如宾馆、酒吧、茶馆等。

4. 利用区内旅游资源的差异化, 形成附加值高的复合型旅游产品。

为体现旅游资源的差异化发展,天鹅洞重点发展溶洞观光;水晶洞重点发展溶洞探险、闽越族洞居文化体验;灵隐洞则结合灵隐寺及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展宗教养心体验活动;蛟湖、黄慎故居、银杏山庄及山湖塘水库则整合打造乡村休闲旅游,恢复黄慎草堂,作为文化产品展示,结合苗木、果林等资源,形成婚纱摄影、休闲垂钓等基地,形成区内各景点的联动与互补。

5.积极申报世界地质公园,提升景区品牌和旅游形象。

建议按照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条件,提出申报,并对天鹅洞群国家地质公园进行全面评估,对未达到申报条件的项目进行修改和提升建设,以期成为世界地质公园,从而提升景区在世界上的知名度,增强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。


规划布局:

旅游区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一心、一带、两翼。

一心:为湖村镇区,是旅游区的旅游集散和服务基地。

一带:以旅游区中部的796县道为景观带,带动南北两翼的发展。

两翼:串点成片,形成旅游区的南北两翼,推动天鹅洞旅游区的旅游产业发展。

在功能分区上分为旅游综合服务区、溶洞科普体验区、乡村民俗生态休闲区。

旅游综合服务区主要项目有旅游集散和服务中心、地质资源展示中心、宁化地方民俗传统文化展示中心、地质科普教育中心、城镇文化休闲区等项目。

溶洞科普体验区重点对景区环境、景观进行提升;合理安排游览线路;完善景区的旅游配套设施;增加景区内的解说牌示。

乡村民俗生态休闲区主要项目有桃园渔村、百年银杏苗木基地、婚庆文化基地、溶洞探险、乡村文化休闲基地、农业特色示范区、星级农家乐等。


规划重点对溶洞周边的资源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,构建了“观光科考探险在溶洞、休闲娱乐在湖畔、旅游配套在乡村”的多元产品体系,将使整个旅游区从单纯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产业进行转型升级,带动溶洞周边乡村和乡镇居民的参与,能有效的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。

028-86522387
来也股份
来也股份